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上海站

3000元学费、3天学完就上岗,“医美速成班”坑惨了谁?

趣解商业2025.07.05 09:22

文 | 趣解商业 张语格

“现场看一个实操,回家立马捡起注射器就能干。”

“别说自己参加‘零基础小白班’,要说‘进修医美行业最先进的技术’。”

……

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医美速成班”乱象,这些非法培训机构宣称零基础速成、包教包会、推荐工作,但实际教学内容严重违反医疗美容相关法规;对于一些针剂注射、割双眼皮的高难度医疗操作,这些速成班不仅“包教包会”,甚至还解决就业,传授“捞金秘籍”以及如何躲避相关部门的审查。

图源:微博截图图源:微博截图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违法医美培训机构被第一次曝光了。

早在2022年的“3·15晚会”上,就有安徽的医美机构被曝光进行违法培训;然而3年过去,隐藏在水下的医美培训不仅没有消失,还更加肆无忌惮。

01.医美3天速成,8000元学完就“上岗”?

在搜索引擎或社媒平台上,只要搜索“医美 学习”相关字眼,就会跳出五花八门的美业培训机构的广告,其中既有生活美容,也有医疗美容,也包括纹眉等纹绣类课程。

在这些项目里,医美类是收费最高、风险最大、操作最复杂的项目,对操作者和经营机构有更高的资质要求。

据“趣解商业”了解,合规的医美诊所,需要申请《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备相应的医疗设备和急救条件,从选址到装修全程都要向卫健委报备申请;同时,医美项目操作者也必须具备《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且有过临床经验。

但巨大的市场和可观的利润让不少人想来医美行业分一杯羹,然而极高的从业门槛却让其望而却步。网上上有不少非医学专业、学历竞争力不足的网友,发帖提问如何进入医美行业。

遍地开花的美业培训机构,瞄准的正是这些跨行“小白”的需求。“趣解商业”注意到,很多非法培训机构的销售或培训师都会经营自己的社媒账号,从线上引流至线下学校进行封闭式教学。

有些已经在非法培训机构毕业的学员,还会在小红书或抖音上主动分享课程感受。由于很多医美术语(如“针剂”)在社媒平台都属于违规敏感词,当有用户对学员分享的课程产生好奇时,学员会试图获取用户微信等联系方式提供给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然后进一步沟通和转化。

“趣解商业”注意到,央视曝光违法医美培训乱象后,仍然有大量非法培训机构在线上肆无忌惮地招生。

一直对各类医美很感兴趣的小葵(化名),在小红书一篇笔记下表达了自己想学微整类课程后,私信里瞬间涌入了10余个介绍相关课程的从业者,分别来自广州、上海等地的不同非法培训机构。

图源:小红书截图图源:小红书截图

浏览了一些培训课程后,小葵发现,轻医美课程主要分为针剂注射、双眼皮、线雕整形三大类,全部学下来只需要6000-8000元左右。

在央视曝光的“九维集团轻美教育”的培训课程里,经过简单的理论培训后,学员会迅速进入实操,用生理盐水模拟药物相互注射,毕业后还会发放所谓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家非法培训机构宣称其做轻医美教学已经15年,在全国各省会都有分部,今年6月已经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20 多个城市开设了速成班。毕业后,培训机构会统一发放技能证书。

图源:央视新闻截图图源:央视新闻截图

根据央视报道,证书里的“中国医美科学管理培训中心”并未在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里查到,致电12333后发现,行业也不存在“高级轻医美科技抗衰技术管理师”的相关认定。

美呗医务专家谢丹表示,若从事医美行业,应优先获取国家法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葛帅律师也提到,没有医师资格证、执业证从事医美行业,属于非法行医,将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2-10倍罚款。

对于从业资格,这些非法机构的课程顾问都不以为然。小葵提到,她们都表示“医美微整用不到医师资格证”,问及培训后的就业,他们会说机会“非常多”,“学完之后可以到美容店工作,也可以自己开工作室,做移动美容上门服务。”

图源:微信截图图源:微信截图

然而,开设私人医美工作室并不像其说的那么简单。葛帅律师表示,如果所谓的“私人医美工作室”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诊所备案凭证”等许可审批、备案手续,则构成违法行为,由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5-20倍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会按照非法经营罪论处。

有意思的是,央视的报道里还提到,非法培训机构也会指导学员如何躲避审查,“‘肉毒素’这类注射针剂一定不能放在店里,否则一查一个准”“如果你们的药是正品的,你们只是操作了针剂,你可以跟检查人员说‘我什么也不懂’”。

图源:央视新闻图源:央视新闻

葛帅律师谈到,医疗美容培训属于医疗技术培训,一般应当由专业院校、医疗机构组织对医学生、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若所谓的“医美培训机构”教授学员规避检查,导致学员在后续医疗行为中致人伤残或者死亡,且符合非法行医罪的构成要件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有可能涉嫌构成非法行医罪的教唆犯或者共犯。

谢丹提到,没有获取医护从业资格证并不代表只能去小型机构或者私人工作室,工作范围也可以扩展到医美行业的其他职能部门,比如医美平台的客服、运营策划,或是做生活美容服务。

02.非法医美培训,钻了人才缺口的空子

“趣解商业”注意到,早在2022年,非法医美培训机构违规教学针剂注射、埋线、祛法令纹等课程的乱象就曾被“3·15晚会”曝光。2024上半年,也有媒体报道调查发现,许多销售针剂的公司开设私密的直播间,传授打针技巧,宣称“包教包会”。

屡遭曝光背后,为何多年来医美行业违法违规培训教学的乱象屡禁不止?这与医美市场从业者供不应求的现状有关。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美行业2024年度洞悉报告》显示,受医美渗透率不断提升和多元化品质医美需求驱动,中国医美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可保持10%至15%的快速增长;其中,注射类医美治疗因其效果相对更显著,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保持20%至30%的复合增长率。

图源:报告截图图源:报告截图

注射、光电类的轻医美,如超声刀、热玛吉、皮秒祛斑、玻尿酸、瘦脸针等,由于风险低、副作用小,已经成为了医美市场的新“顶流”。非法培训机构所教授的微整类课程便属于轻医美,这类课程也是“热销”课程。

虽然人们做医美的热情越来越高,但能操作医美的医生却没跟上需求的增长。

国内当前还没有医疗美容专科培养体系,医学生进入医美行业后需要再次学习。由于学习周期长、实践难度大,一位医学生成长为正规的医美主治医师一般需要10年左右。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主任医师栾杰教授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10年对整形美容外科医生而言只算“合格”,要达到“优秀”标准,可能需要20年甚至更久。

漫长的培育周期,让合格的医美医生相当稀少。《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曾提到,2021年我国整形外科医院和美容医院的注册执业医生数量合计仅有两万左右。

本就稀少的医美医生,还大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根据“新氧数据颜究院”数据,中国前十大城市医美医生数量超过全国的50%。然而低线城市医美消费的热情并不低,MobTech数据显示,2023年四级及以下城市尝试医美的人群占比最高,为38.4%,远高于一线城市。这也意味着,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想找到靠谱的医生,难上加难。

图源:MobTech图源:MobTech

巨大的人才缺口,让这些非法培训机构和其学员看到了“商机”。“趣解商业”注意到,社媒平台上有不少所谓的“私人美容师”,会用上门服务的帖子或视频来吸引用户,其提供的服务包括微针、水光针等医美项目。

当问及医师资格、执业资格时,这些私人美容师大多含糊其辞,表示只有“护士资格证”,但技术没问题。

图源:小红书截图图源:小红书截图

栾杰教授提到,要成为医美或整形外科医生,需要具有解剖、疾病、美学、医疗技术等等非常广博的知识技能,不可能通过“短训班”解决,“有太多知识和技巧是在医学院、在规培中永远学不到的。”

栾杰认为,未来,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专科医师制度解决医美医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希望国家层面能完善专科医生培养体系,推动建立专科医师制度,促进培养更多合格的医生。

但制度的完善同样要经历漫长的周期,短期内,行业仍要面临医美医生供需不平衡的问题。这也意味着,遏制医美从业乱象仍然要靠强力的监管。

葛帅律师表示,非法医美培训机构的监管目前主要由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非法医美培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培训地点常设在酒店等非正规场所,且课程短、流动性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追踪,执法取证困难;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加强协作,对肉毒素、玻尿酸等医美常用药品及器械实施电子追溯,以及科普宣传,打击非法机构,提升公众对非法医美培训及从业者危害的认知。

还有律师提到,普通消费者想要“避坑”,可以在术前咨询时找美容机构和主诊医生索要证件,并仔细检查美容机构在你身上使用的药品,肉毒素、玻尿酸包装必须带“国药准字”,遇到外文包装可以要求出示海关证明和检验报告。

图源:小红书截图图源:小红书截图

除了加强监管,线上医美平台加强审核也能减少用户对“黑医美”的识别负担。新氧表示,入驻平台的机构必须提供国家监管网站备案的各项资质材料,由人工逐字审核,一旦发现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平台第一时间驳回机构入驻申请,责令其补齐完整资料后再行提交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入驻;另外,若后续机构资质发生变更,也将由审核部门风险巡查专员统一对其发起整改。

医美行业,“风险”与“美丽”并存;在市场需求蓬勃、从业人才培育周期漫长的当下,违法“医美速成班”的整治显得尤为紧迫。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强化全链条管控,让医美行业在合规轨道上健康生长,消费者的“美丽”才能真正得到守护。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1027

累计有效投诉27308270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