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上海站

同一家店买三瓶东鹏特饮,中奖后却兑不了!消费者:在东鹏特饮的兑奖路上“累了困了”

极目新闻2025.05.24 09:57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让东鹏特饮一度跻身能量饮料头部阵营。但不少消费者却反映,在东鹏特饮的兑奖路上“累了困了”。近日,浙江绍兴的消费者王先生(化姓)反映,他在购买东鹏特饮中奖之后,却陷入“兑奖无门”的尴尬情况。

一家店“扫出两种活动,消费者兑奖遭遇“踢皮球”

5月7日,王先生在公司食堂便利店购买了一瓶东鹏特饮,扫码后显示中奖,需再购买一瓶,可以提现获得四元红包到微信钱包。本着“多买一瓶也无妨”的心态,王先生于次日又在同一家便利店购入两瓶东鹏特饮。然而,当他再次尝试兑奖时,却被告知:这三瓶饮料分属不同产品批次,无法参与活动,若想领取红包,需到店外寻找同批次产品进行扫码。

“明明是同一品牌,在同一个地方买的,扫码中了奖,兑奖还要再去找有同样活动的产品。这不是折腾人吗?” 王先生气愤不已。

带着王先生的疑问,极目新闻记者拨通了东鹏特饮官方客服热线 。客服人员解释称,当前东鹏特饮存在两种营销活动:一种面向连锁商超,消费者扫码中奖后,再购一瓶即可领取现金红包;另一种针对个人经营小店,中奖后需加一元兑换相应商品。至于王先生在同一店铺购买却出现不同活动的情况,或因商家拿货渠道不同所致。

王先生的中奖页面(消费者供图)

品牌回应:渠道不同,活动不同

事实上,东鹏特饮兑奖难问题已被消费者诟病已久。

早在2022年,澎湃新闻、新京报就曾曝光消费者投诉兑奖困难、体验不佳的问题。彼时,东鹏饮料承诺:消费者除通过常规服务途径求助外,还可致电董事会办公室反馈,企业会协调负责人跟进解决。

显然,这类情况并没得到解决。

极目新闻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关于东鹏特饮兑奖难的投诉已累计上千条。有消费者吐槽称,自己在赶火车途中购买东鹏特饮中奖,长途奔波后购买多瓶,却因错过有效期与红包失之交臂,联系客服时,对方不仅态度敷衍,回复也迟缓;还有消费者称,自己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却始终无法提现红包。

黑猫投诉页面截图

营销曾助力逆袭,如今正遭遇“信任危机”

在能量饮料市场的激烈角逐中,东鹏特饮曾凭借一系列营销策略,成功从边缘走向舞台中央。东鹏特饮在初期被认为是红牛的追随者,2014年借红牛更换广告语之机,推出“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快速在中国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后期通过大容量、性价比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以500ml大瓶装为例,其终端售价仅为红牛同容量产品的60%—70%。销量初有起色后,东鹏特饮在营销活动上更是频频发力,其中,“一元乐享” 活动让产品的复购率大幅提升。消费者购买一瓶东鹏特饮,扫码后有机会仅花一元钱就能换购同款产品。

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与“再来一瓶”相似的促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占便宜”的心理,刺激其消费热情。然而,曾经助力东鹏特饮腾飞的营销活动,如今却陷入争议漩涡:一瓶饮料,两次购买,三次扫码,消费者以为的幸运和惊喜,最后却是兑奖无门的无奈。

极目新闻记者致电东鹏特饮客服,试图了解消费者兑奖问题的后续处理进展,对方称将记录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记者未收到回复。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4493

累计有效投诉26347764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