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黑猫投诉-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 上海站

“退3000元学费,却被坑走几万元!”大学生深陷“认购证券退费”新骗局

界面新闻2023.03.22 09:16

几千块的学费没退回来,反又被套路贷款近10万元……教育退费骗局翻出新花样。

近期,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华泰证券”、“中原证券”等证券公司因为“认购证券难退费”被消费者投诉。界面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这些所谓的“证券公司“其实是骗子冒充的,行骗过程中的所谓“银保监会”认证也是假的,寻求退费的学员掉入一种新型骗局。一开始小额的“证券认购”确实能退学费,但等到学员认购大额证券时,“证券公司”开始声称学员操作失误,账户被冻结,进而影响征信、造成重大损失等,从而诱骗学员投入更多资金。

大学生深陷“认购证券退学费”骗局

最近,一种打着“认购证券退学费”幌子的骗局正不断蔓延。大鹏教育就有多位学员身陷其中,有的被骗了数万元甚至背上近十万元贷款。

“尊敬的各位学员,由于面临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整顿,对大鹏教育责令整改。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继续运营。今致函正式发布,即日起全面进行退费结清。根据《教育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大鹏教育与第三方达成协议并建立专项退费小组。”

该公司官网显示,大鹏教育2015年在北京成立,课程涵盖PS、影视后期等,自称是“成人教育领军品牌”。2021年,大鹏教育注册用户近5000万。2022年11月18日,大鹏教育陷入经营困境,学员无法正常上课,员工被拖欠工资。

近日,多位大鹏教育学员向界面新闻记者反映,收到了来自境外的电话及短信轰炸,自称可以办理大鹏教育退费。

最初收到这样的电话时,北京某高校学生李秀莲的第一反应是“骗子在冲KPI”。

李秀莲是金融系大三学生,正在准备保研。收到短信时才想起自己在2020年报读大鹏教育PS的培训课程,学费3200元。不过她学了几次后就没再继续上课了,也没找机构退费。

之后,她连续一个多月都接到了类似的电话,平均每隔三天就能收到一次短信。

李秀莲在“狂轰滥炸”中心动了,最终在今年2月25日这天决定试一试。

“通过短信我加入QQ群,通过QQ群链接下载了‘方正在线’交易软件。有参与者自称是‘券商客服”、‘金牌规划师’,还有很多自称来退费的学员。”李秀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据李秀莲回忆,之后客服出示了购买金额为100元、500元、1000元的三种证券认购清退方案。“购买我司证券增值(的部分)兑换到你的银行账户退费,(买证券)只是走一个形式。“客服向她解释道。

李秀莲原本还有些怀疑,但QQ群里有很多自称也是退费学员的人一直在晒退费成功的截图,鼓动新入群的学员“自己试试才知道”。

看着不断更新的到账截图,李秀莲有一点动摇,她很快就投了100元,想着“100元被骗了也没事 ”。

转账后,券商客服指派了一位“证券规划师”带李秀莲操作。“证券规划师”向李秀莲介绍:“证券只买‘高’、‘低’、‘多’、‘空’其中的一个或组合,认购证券完成后联系客服回款提现。

据李秀莲介绍,她成功认购了100元、 1000元的证券,之后分别收到120元、1200元的转账。按照对方说法,本金+本金20%一起退回,后者才是退回的“学费”。

证券认购有多个梯度,1000元以下的认购金额只能算其中最小的一种。认购了该小额证券后,她被拉进“清退大厅“和“1万元证券专场”的群聊,以“抢购”更大额的证券。

期间,“证券规划师”安排道:“现在是208轮,到209轮开始,请按我发的来操作,私自购买将取消您的回款金额,请耐心等待倒计时结束。”

李秀莲转账1万元后,有些紧张地等待着最后一轮开始。“当时我心里想着,完成这轮,学费就差不多回来了!可当我发现自己误把’高’、’低’操作成’高’、’高’时,心里就想着完蛋了!”李秀莲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她事后才惊觉,自己正一步步踏入被事先设计好的“操作失误”骗局。

与李秀莲下载“方正在线”APP不同的是,湖南某高校的大三学生吴平下载的是“麦高证券”、广州的小学教师小文下载的是“中信证券”。

虽然证券公司的名字不一样,但软件内部的骗局流程都一样,他们都有着与李秀莲类似的经历。

界面新闻记者综合不同采访对象的说法后得知,证券认购时“操作失误”并非孤例。一开始认购小额证券后基本都能拿到本金和20%的增量资金;但当受害者大额转账再进行证券认购时,都遭遇了“操作失误、账户被冻结”的情况。

而要想解冻账户,认购证券的流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即便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最终账户依旧很难“恢复”。

2021年9月,吴平冲着大鹏教育承诺的兼职接单,报名买了全套的视频剪辑课,学费共计3600元。还没上几节课,机构就倒闭了,她也没找机构退费。

之后,她和李秀莲经历类似,也陷入到骗局之中。

在吴平转账9980元完成证券认购后,却被“麦高证券规划师武超则”要求再转账1.2万元认购第二阶梯4800份额的证券。她操作购买后,又被“规划师”指责买错了——“一共需要购买4800份证券,组合中各买一半就行,而你买了9600份。”

吴平当时很纳闷:“之前听从操作也是这么买的,可之前都没说操作失误。”

“证券规划师”则很生气地表示:“ 你知道你的操作失误会给公司造成多大损失吗?不仅会冻结你的账户,还会影响你的征信。而且群内的4个人是绑定在一起购买证券的,你操作错了导致大家都退不出钱,得重新转账1.2万元以对冲损失。”

此时,陷入骗子套路里的吴平很是愧疚,她声称自己没有这么多钱,规划师让资金专员和吴平私聊。资金专员告诉吴平,先为她申请20%的助援金,提示她去借网贷,并告诉她:“不要说你是学生,然后把你的收入往高了提。会有人给你打电话,你要说是医疗或购物用途。

吴平在后续接网贷电话时还是透露了学生身份,未能成功借款。于是,她只好将从朋友那里借来的1.2万元转账过去,总计充了3万元,但之后还是提现失败。

2021年3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受益于此,在校学生们逃脱了网贷的陷阱,而教师小文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她申请了8万元贷款认购证券,也没能退成学费。

李秀莲也遇到了诱导贷款的情况,她没敢尝试,只好向爸妈借钱来认购证券,共损失2万元。

“到最后,规划师还让我将20%的助援金补回去,我当时确实没钱了,他还不断地询问筹钱进展。”那个时候,吴平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她不禁怀疑, “群里跟她一起借钱的学生和动辄上千人的群友们,会都是托吗?”

消费者如何避免“踩坑”?

在刚刚过去的315消费者保护日,黑猫投诉平台发布了”315证券公司投诉榜“。据其统计,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共收到有效投诉141起,涉及27家证券公司。

界面新闻记者对比具体投诉页内容后发现,涉及“无法退费,证券无法交易“的投诉,均与假证券公司退费诈骗有关

今年以来截至2023年3月16日,在中证协的“打击非法证券活动”板块,已有包括东吴证券、中信证券在内的27家券商在“投资者风险提示”频道发布被假冒的声明,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在此类骗局中,假冒知名分析师或工作人员是不法分子骗取投资者信任的关键一环。吴平所遇到的“麦高证券金牌规划师武超则”,实际上是不法分子假冒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的姓名,并使用其真实照片作为头像。

根据李秀莲向界面新闻记者提供她下载的“方正在线”软件截图,其名称和图标与官方App相似,简介中写着“苹果官方推荐App”

李秀莲事后回想,刚入群、下载软件的时候,带红章的官方文件十分逼真,给她造成了很大的错觉。

一开始确认学员身份时,客服人员就给出了一份盖着“银保监会”印章的退款账户资产登记表。在认购证券转账前,前述客服人员还提供了一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认证的对接账户证明

进入“1万元”专场的大额证券认购时,有自称银保监会的人员表示,本次清退学费名额将由银保监会全程记录。“规划师”则提醒道,“因涉及资金的频繁出入,可能会接到银行反诈中心的电话,退费是签署保密协议的,你们这边无需多说。”

2022年6月,银保监会消保局指出,监测到有不法网站假冒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带有“银保监会认证”、“中国银保监会”等不实信息内容,并以“官方回款”、“清退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

银保监会消保局表示,中国银保监会从未设立或授权设立所谓回款渠道。消费者要对假借监管权威要求转账、汇款、交费等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一旦发现此类情况,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向中国银保监会或当地银保监局反映,相关情况也可通过拨打12378热线反映。”银保监会提醒道。

根据李秀莲提供的聊天截图, QQ群中公告里还有一份盖着红章的《债权转让协议》,协议里写着:北京知金大鹏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将773万的债权转让给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后续退款将由方正证券公司负责

“骗局中的债务转让退款方式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教育机构如需将债务转让给其他第三方公司,不能只在完成后告知,需要提前征求消费者同意。“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他表示:“当前的‘新型‘骗局呈现出高科技化、专业化的特征,实际上是通过‘证券认购’、‘保险协议‘这些专业名字,让消费者联想到身边常见的证券保险行为,从而对骗局产生信任。“

教育部、公安部在2022年7月份发布 “防范以校外培训退费名义实施诈骗提示”中提醒道,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以原路返回的形式返给本人缴费账户,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的,都是诈骗。

教育“双减”第三年,看似离谱的骗局却频频发生。Vipkid、新东方、开课吧、高顿教育、高途教育、韦伯英语等教育机构都曾被骗子顶替,以退学费为名实施诈骗。

反诈领域从业者凌云指出:“以清债、退款的名义进行下一次诈骗的方式一直存在,这类诈骗手法其实就是利用用户急于退款的心理设计的诈骗套路,现在渗入到了金融相关的领域,使骗局更难以被辨别。”

凌云进一步说:“我们接到过很多类似的求助,但被骗后确实很难挽回损失,此类诈骗的根源是电信诈骗,近年都是国家打击整治的重点。归根结底,避免骗局,首要需要增强的是个人的防骗能力。”

李亚律师提醒,如果发现上当受骗,受害者应尽可能保存转账凭证、交易软件、微信截图等证明资料,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学员们在受骗后都已赴公安机关报案,并都被受理立案。但他们中的不少人不得不开启半工半读、筹钱还债的生活。李秀莲向父母借的钱,准备在保研之余开始当家教筹集。吴平不仅将存了多年的7千元生活费都投了进去,还欠了朋友2万多元外债,火速在校内外找了两份兼职。

(应受访者要求,李秀莲、吴平、小文均为化名,界面新闻记者曾仰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24小时有效投诉24446

累计有效投诉25591012

黑猫投诉
黑猫投诉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
全国消费品缺陷线索检测协作网
APP风险检测
新浪人民调解委员会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
金盾
新京报智库

合作媒体

新华社 人民网 央视新闻 央视财经 工人日报 法治日报 中国消费者报 消费日报 证券日报 中国交通广播
央广网经济之声天天315 财经网 中国商网 华夏时报 经济观察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网财经 中国科技投资 中国食品报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报告 新京报 北青网 千龙网 新闻晨报 新快网 鲁网 山东商报 泰山财经 齐鲁晚报
钱江晚报 燕赵都市报 潇湘晨报 金陵晚报 安徽商报 陕西日报 中国城市新闻网 今日女报 消费者报道 差评

合作律所

  •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
  • 北京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 岳成律师事务所
  • 广东保典律师事务所
  • 泽普律师事务所
  • 北京亿中律师事务所